關於飼料的挑選,分享學姊選飼料的原因和簡單的原則是什麼😊沒有要教大家如何計算營養,如果想自製鮮食、想了解營養計算、劑量的概念,請另外搜尋追蹤寵物營養學家
挑選乾飼料,可以以營養成分比例來看哪一個適合自己貓咪,其實除了粗蛋白質含量以外,粗脂肪、磷、鎂、灰分都要看,還要看主要成分,排在第一個的是不是好的肉類,我覺得最省力的方法,就是挑選一間經我們篩選後,我們認為信譽、食安都相對安全的品牌,去挑選這個品牌裡適合你貓咪需求的飼料,其實是最省力的
如何選適合貓咪蛋白質含量的飼料
90%養貓的人,都誤會的一句話
『貓是肉食動物,所以飼料的蛋白質要選含量要越高越好的?!』
這句話其實只說了一半
正確應該是
『選擇適合你貓咪的“粗蛋白質”含量後,選擇蛋白質來源是“高品質動物性蛋白”』
要依照貓咪的年紀和活動量選擇適合的“粗蛋白質含量”後,再挑選來源是品質好的“動物性蛋白質”來源佔比越高越好的
所以你有發現 “粗蛋白質”和“動物性白質”,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了嗎?
來,跟著我一起來看看
第一個步驟:先看在飼料成分表上的粗蛋白質,這個數字並不是越高越好!
如果超出貓咪當下他需要的粗蛋白質量,可能會容易嘔吐、軟便、大便超級臭、變胖以外,還會造成肝臟、腎臟要額外大量工作的負擔喔
那什麼是粗蛋白質呢?
粗蛋白質是飼料中的「所有含氮物質」,但不區分「好壞蛋白質」,甚至包含「非蛋白氮」!
📌 可能影響粗蛋白質數值的成分:
✅高品質蛋白(雞肉、魚肉、蛋) → OK!
❌ 低品質蛋白(羽毛粉、動物副產品、低消化率植物蛋白) → 不利於貓吸收!🚫
❌ 「非蛋白氮」(尿素、合成氮化物等)→ 會影響測量結果,但貓咪無法利用!🚨
如何在包裝上找到粗蛋白質?
在包裝的營養分析表上可以看得到(如圖
會有清楚的標示出粗蛋白質、粗脂肪、粗纖維、水分、粗灰份、鈣、磷、鎂等等
AAFCO營養成分的標準,針對粗蛋白質只給了最低標準,並沒有給最高標準不能超過多少!
所以市面上才會有粗蛋白質含量超低,只符合AAFCO給的26%標準
以及超級高,超過50%的飼料
但並不是所有貓咪都適合吃粗蛋質含量高的飼料!
就像剛剛上面提醒的
超出貓咪當下他需要的粗蛋白質量
反而可能因為消化不了導致容易嘔吐、軟便、大便超級臭、多出來的能量會變胖以外
肝臟、腎臟還需要額外大量工作來代謝排出
導致有些貓咪明明很健康
去做抽血健康檢查時卻發現肝腎指數偏高
我的貓咪適合的粗蛋白質含量
要依照貓咪的『年齡』、『活動量』和『現在的體態』
來選擇給貓咪吃多少%的粗蛋白飼料是比較合適的
不同年齡、不同活動量的貓咪
適合的粗蛋白 AFB(濕重基準)」參考範圍如下
▶幼貓、活動大的貓需要比較多蛋白質來發育肌肉可以選擇40-50%之間
▶一般成貓、活動量正常的可以選32%-45%之間
▶活動量低整天在睡覺選 30-40%
▶超過十歲的老貓可以選28%-35%之間
記得還要看動物性蛋白佔比!
挑選完適合的粗蛋白質%後
再來挑選來源是“動物性蛋白質”佔比高的
因為粗蛋白質包含了『植物性蛋白質』和 『動物性蛋白質』
而貓咪需要的是『品質好的動物性蛋白質』
簡單來說,粗蛋白質數字夠了
但其中蛋白質裡的『動物性蛋白佔比』 太低的話
貓咪的身體還是消化吸收不了喔!
所以建議選擇有標示
至少有 80%以上 來自動物性蛋白的飼料
對於貓咪來說
蛋白質的來源以動物性蛋白為主
才好消化、吸收
才能真正轉換為營養和能量
像是八萬八勇八奈現在吃的這款天然螺旋藻
粗蛋白質為44%
96%為動物性蛋白來源
適合幼貓活動量大
整天在家裡衝來衝去的他們😂
📢 總結來說,選擇適合自己貓咪現況的粗蛋白質含量後,也要注意選擇「消化率高 + 來自動物性蛋白」的飼料,才是真正適合貓咪的營養來源喔✨
Dr.阿筑學姊 陪伴你的養貓小日子
[本文由 獸醫師 潘湘筑 撰寫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改寫或用於任何形式之商業用途]